时间: 2025-04-28 13: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0:26
“心向往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内心非常向往或渴望某事物或某地。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内心的强烈愿望和情感上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心向往之”常用来描述主人公对理想、爱情或远方的深切渴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物的极大兴趣或渴望。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探讨人的内在动机和追求。
“心向往之”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和远方的追求,这种情感在现代汉语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心向往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情感在许多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追求梦想、不断前进的勇气和决心。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某件事物的深切渴望和热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对学*外语心向往之,这种渴望推动我不断努力,最终掌握了多门外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向往之,梦飞翔,穿越云海,抵达彼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悠扬、充满希望的曲子,来增强这种向往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earn for”或“long for”,它们都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向往。
“心向往之”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传达深切的情感和愿望,还让我理解了追求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珍惜内心的渴望,并鼓励自己不断追求和实现梦想。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闻曹州牡丹甲齐、鲁,~。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3.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4.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