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4:55
词汇“厉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厉武”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厉武”可能指的是严厉或强烈的武力,或者指严格训练的武士。
由于“厉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大且纪律严明,或者形容一个武士的武艺高强且训练严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讨论中。
由于“厉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厉”和“武”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武力和军事力量常常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厉武”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用来强调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纪律的严明。
“厉武”可能给人一种强大、严肃和不可侵犯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武士、战场和国家的防御力量。
由于“厉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厉武”来形容一个英雄的形象:
他如厉武之剑,
锋芒毕露,无人能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穿盔甲、手持利剑的武士,表情严肃,身姿挺拔。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增强“厉武”带来的强烈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厉武”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tern military”或“strong force”。
“厉武”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的词汇,它强调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纪律的严明。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讨论中,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想象和表达空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
1.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