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6:44
玎珰响:这个词汇描述的是一种清脆、悦耳的金属撞击声,通常用来形容铃铛、金属饰品或其他类似物品在碰撞时发出的声音。
“玎珰响”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玎珰”是对金属撞击声的拟声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铃铛常与喜庆和吉祥联系在一起,因此“玎珰响”在描述节日或庆典时尤为常见。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欢快和轻松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童年、节日和欢乐的时光。
在春节期间,我常常听到家中的风铃发出玎珰响,这声音总是让我感到温馨和幸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玎珰响,唤醒了沉睡的花朵。”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村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孩子们手腕上的铃铛随着他们的欢笑发出玎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jingle”,用来描述铃铛或其他金属物品发出的声音。
“玎珰响”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声音,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为文本增添生动和情感的色彩。
1.
【玎】
玉类器物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引证】
《说文》-玎,玉声也。
【组词】
玎玎;玎琅;玎当;玎当响
2.
【珰】
屋椽头上的玉质饰物,瓦当。
【引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华榱璧珰。(榱:椽子) 、 唐·李贺《大堤曲》-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组词】
珰环
玉制的耳饰。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 唐·李朝威《柳毅传》-明珰(泛指饰物)满身。
【组词】
珰珥、 珰珠
3.
【响】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響,声也。 、 《剧秦美新》-炎光飞响。 、 《史晨奏铭》-黄玉响应。 、 《易·系辞》-其受命也如响。 、 《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汉·贾谊《过秦论上》-云集响应。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组词】
响臻、 响彻;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