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7:25
词汇“平灭”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平”和“灭”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平灭”字面意思是指平定和消灭,通常用来描述通过武力或其他手段彻底解决某个问题或冲突,使其不再存在。
“平灭”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传统,没有特别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稳定。
在历史上,“平灭”常与战争、起义等重大相关,反映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国家的统一。
“平灭”一词给人以强烈、决绝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国际新闻时可能会涉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平灭”来象征冲突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如:“战火平灭,星光重现夜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战后的废墟和重建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表现和平与希望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quash”或“eradicate”,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平灭”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有重要的表达功能。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现象。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