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8:50
客栈:客栈是指提供旅客短期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小型旅馆,通常规模较小,设施简单,多见于古代或乡村地区。在现代,客栈可能演变为更具特色的小型旅馆或民宿。
客栈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饮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栈的含义逐渐扩展,现代的客栈更多指代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住宿设施。
在**传统文化中,客栈常被赋予浓厚的江湖气息,是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客栈不仅是旅客休息的地方,也是各种故事和冲突发生的场所。
客栈往往让人联想到古朴、宁静的乡村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交流。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怀旧和亲切。
在旅行中,我曾住过一家位于古镇的客栈,那里的木质结构和古色古香的装饰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和舒适。
在诗歌中,可以将客栈描绘为:
古道旁,客栈静,
木门轻启迎客来。
灯火阑珊处,
故事悄然开。
客栈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木质结构、古朴的装饰和温暖的灯光。听觉联想可能是木门吱呀声、客人的谈笑声和远处传来的古筝声。
在英语中,客栈可能对应的是“inn”或“bed and breakfast”,它们都强调了小规模和家庭式的住宿体验。
客栈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简单、温馨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客栈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旅行、住宿相关的情感和体验。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栈】
(形声。从木,戔(jiān)声。本义:牲口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栅者,竖编之,棚者,横编之。-栈,棚也。 、 《战国策·齐策》-埋之马栈之下。 、 《管子·小问》-马栈最难。 、 《庄子·马蹄》。崔注:“木棚也。”-编之以皁栈。 、 颜延之《赭白马赋》-毙于内栈。 、 《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 《汉书》-四墙其社,覆上栈下,示不得通。
【组词】
皂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