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9:35
词汇“屈”和“诎”在中文中都有表示弯曲、屈服或受挫的含义,但它们在具体的使用和语境中有所不同。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两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屈”和“诎”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汇在中文中都有表示弯曲、屈服或受挫的含义,但在具体的使用和语境中有所不同。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细微差别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词汇,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诎】
(形声。从言,出声。本义:言语钝拙)。
同本义。
【引证】
《广韵》-诎,辞塞。 、 《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 、 《墨子·公输》-公输盘诎。 、 《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