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56:26
词汇“利巧”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利”和“巧”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起来,“利巧”可能指的是既有益处又巧妙的事物或行为。
由于“利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既实用又精巧的设计或策略。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行为既聪明又有效。
由于“利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利巧”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既符合道德规范又具有创新性的行为或事物。
“利巧”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聪明、有效和美观的事物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既实用又巧妙的设计,比如一款多功能工具,我们可能会用“利巧”来形容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利巧之手,绘出生活之美,每一笔,皆是智慧的结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展示精巧工艺品的画面,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快、灵动的旋律来代表“利巧”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既有益处又巧妙的事物。
“利巧”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事物既实用又美观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