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34
词汇“弘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弘”和“恕”。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弘恕”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弘恕”可以理解为一种宏大的宽容态度,即在宽恕他人的同时,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度和胸怀。
在**传统文化中,“弘恕”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有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宽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领导或长辈的宽容态度时使用“弘恕”这个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弘恕如海,深不可测,
包容万象,化解纷争。
心中有爱,世界和平,
弘恕之道,人间至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gnanimity”(宽宏大量),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宽容和大度。
“弘恕”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我们的语言修养。
1.
【弘】
(形声。从弓。厶(gōng)声。本义:弓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弘,弓声也。
2.
【恕】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恕,仁也。 、 《孟子》-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声类》-以心度物曰恕。 、 《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 《墨子经上》-恕,明也。 、 《礼记·中庸》。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忠恕违道不远。 、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组词】
恕直、 恕心、 恕实、 恕道
饶恕,宽恕。
【引证】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组词】
恕谅、 恕免、 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