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1: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1:55:39
执法无私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执行法律时没有私心,公正无私。它强调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应当保持中立和公正,不受个人情感、利益或外界压力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执法无私 常用来形容法官、警察或其他法律执行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在处理事务时的公正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和执法部门,执法无私 是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同义词:公正无私、铁面无私、大公无私 反义词:徇私舞弊、偏袒、不公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同义词更强调公正和中立,而反义词则强调偏私和不公正。
执法无私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执法”和“无私”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侧重于“无私”这一概念,而在现代汉语中,结合了“执法”这一行为,形成了更为具体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执法无私 是对官员和法律执行者的高标准要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法律体系中,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正义、公平和信任。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寻求法律的帮助,并相信法律能够提供公正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可能会引用执法无私 这一概念来寻求法律援助,期望得到公正的处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法律的天平上,
执法无私是那不变的砝码,
衡量着每一颗心的重量,
确保正义的旗帜永远高扬。
视觉上,执法无私 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官的袍子、法庭的庄严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法庭上的锤声,象征着公正的裁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mpartial justice" 或 "fair enforcement of the law",强调的是公正和公平的执行法律。
执法无私 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不仅在法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信任的社会环境。
社会需要~,但事实远非如此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