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34
词汇“古烈”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专有名词、人名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文献或现代使用案例,对这个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语境。
“古烈”可以分解为“古”和“烈”两个字。其中,“古”通常指古老、古代,而“烈”则有强烈、刚烈、英勇等含义。结合起来,“古烈”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英勇或刚烈之人,或者与古代英勇相关的某种特质或事物。
由于“古烈”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或特定社群的交流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古代英雄或勇士;在历史记载中,可能指代某个历史人物或**;在特定社群中,可能是一个代号或象征。
由于“古烈”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古”和“烈”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或者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术语。
在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下,“古烈”可能被用来象征古代的英勇和忠诚,与特定的历史**或人物相关联。
“古烈”可能唤起人们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英勇精神的向往,带来一种崇高和庄严的情感反应。
由于“古烈”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古代的英雄或**。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古烈”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描绘古代的英雄或勇士,赋予作品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结合古代战争的画面或古代英雄的雕塑,可以增强“古烈”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战鼓的声音或英雄事迹的叙述。
由于“古烈”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古烈”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可能受限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和历史。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