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29
“大器晚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大的器物制作完成得晚”,比喻有才能的人成就较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有些人才华横溢,但他们的成就和名声往往在较晚的年龄才显现出来。
在文学作品中,“大器晚成”常用来形容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展现出非凡才能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安慰或鼓励那些正在努力但尚未看到成果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需要更多时间来发展其专业技能的人才。
同义词“后来居上”强调的是后来者超越先前的人,而“晚节黄花”则更多指人在晚年时才达到事业的巅峰。反义词“少年得志”和“早熟”则分别指年轻时就取得成功和过早成熟。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原本是用来描述道的特性的,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发展过程。
在**传统文化中,“大器晚成”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耐心和坚持的重视。社会普遍认为,真正的才能和成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练,这种观念在鼓励人们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长期的积累和成长。
这个成语给人以希望和鼓励的感觉,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不必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气馁。它也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晚年才获得巨大成功的历史人物,如画家齐白石、科学家爱因斯坦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公司工作了多年,但一直不被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逐渐显现出来,最终成为了部门的核心人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器晚成”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大器晚成,/ 风雨兼程,终见彩虹。/ 不问前路多坎坷,/ 只愿心灯永不灭。”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书房中静静地创作,窗外是夕阳的余晖。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大器晚成”的意境,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它们传达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辉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Good wine needs no bush”(好酒不需要挂招牌),意味着好的东西最终会被发现,不需要过多的宣传。这与“大器晚成”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了时间和品质的重要性。
“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耐心等待,相信时间和努力的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积累和成长。
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的。
东汉末年,袁绍的门客崔琰,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学成为袁绍出了不少好主意,袁绍兵败。崔琰投奔曹操,身为尚书,不因亲戚关系而反对立曹植为太子,别人看不起他的堂弟崔林,他认为成大器的人一般要更长的时间磨炼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3.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晚,莫也。 、 《广韵》-晚,暮也。 、 《汉书·李寻传》-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成单罗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夹。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
【组词】
晚曦、 晚夕、 晚半天儿、 晚钟、 晚寒、 晚晴;晚饷、 晚阴、 晚来
4.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