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6:27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东北地区的一座著名山脉,位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它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之一,也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区。大兴安岭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大兴安岭常常被描绘为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原始的自然力量和未被人类文明侵蚀的纯净之地。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大兴安岭可能被提及作为旅游目的地或生态保护的例子,强调其自然美景和生态价值。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生态学和林业学等领域,大兴安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地质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
同义词:大青山、长白山(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互换,但具体地理位置和特征有所不同)
反义词:平原、沙漠(与大兴安岭的山区特征形成对比)
词源:“大兴安岭”一词源于满语,意为“大而高的山岭”。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兴安岭的名称和意义在语言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其生态和文化价值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而有所变化。
大兴安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它与的林业政策、生态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大兴安岭给人以宁静、壮丽和神秘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原始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和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
个人可能在大兴安岭的旅行中体验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或者在阅读关于大兴安岭的书籍时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诗歌中,大兴安岭可以被描绘为“绿色的巨人,守护着北国的边疆”,在故事中,它可以是一个探险家寻找失落宝藏的目的地。
大兴安岭的图片可能展示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和野生动物,而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是宁静的钢琴曲或自然声音的混合,如鸟鸣和风声。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自然景观可能被称为“伟大的山脉”或“原始森林”,但具体名称和象征意义会有所不同。
大兴安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实体,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意义。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3.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4.
【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岭,山道也。 、 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