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35
完好无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物完整无损,没有任何缺陷或损伤。基本含义是指某物保持原有的完整状态,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或损害。
"完好无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无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完好无缺"常与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联系在一起,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于强调事物的价值和重要性。
"完好无缺"给人以稳定、安全、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珍贵的文物、古老的建筑或健康的身体,唤起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完好无缺"来形容一件祖传的家具,它历经多年依然保持原有的美丽和功能,这让我对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歌,古钟完好无缺,
时光流转,记忆依旧清晰。
结合图片,"完好无缺"可能让人想到一幅保存完好的古画或一座古老的建筑。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传递出历史的厚重感。
在英语中,"intact" 和 "undamaged" 可以对应"完好无缺"的含义,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无损状态。不同文化中,对完整性和无损状态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完好无缺"这个词汇在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无损状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准确传达对事物状态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加欣赏其在语言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的。”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