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54
刊误:指在出版物(如书籍、报纸、杂志等)中出现的错误,包括错别字、语法错误、事实错误等,以及对这些错误的修正。
刊误一词由“刊”(出版)和“误”(错误)组成,源自古代的印刷术语,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所有出版物中的错误。
在重视准确性和权威性的文化中,刊误可能被视为不专业或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一些幽默或自嘲的文化中,刊误有时被用来增加趣味性。
刊误可能引起读者的困惑或不满,尤其是在重要文献或官方文件中。然而,有时刊误也能带来意外的幽默效果,成为社交场合的谈资。
在编辑和校对工作中,我发现及时发现并纠正刊误是确保信息准确传递的关键。一次,我在校对一份重要报告时,及时发现了一个关键数据的刊误,避免了可能的严重后果。
在诗歌中,刊误有时被用来创造独特的语言效果:
春风拂面,误将“花开”作“花落”,
一瞬的刊误,却道尽了时光的匆匆。
想象一张布满红色校对标记的文稿,或是听到编辑在讨论如何修正刊误时的严肃语气,这些都能增强对刊误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typographical error”或“printing mistake”,德语的“Druckfehler”,都与“刊误”有相似的含义,反映了出版物中错误的普遍性。
刊误是出版和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其影响可以通过细致的校对和审稿过程来最小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刊误及其修正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
2.
【误】
谬误;错误。
【引证】
《说文》-误,谬也。 、 《史记·萧相国世家》-群臣议皆误。 、 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 晋·陶渊明《归田居》-误落尘网中。 、 清·张廷玉《明史》-土木之误。
【组词】
笔误;误错、 误证、 误本、 误谬
耽误。
【引证】
《左传·僖公十五年》-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
【组词】
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