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44
“田横客”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历史。字面意思是指在田横岛上居住或活动的人。田横岛位于山东省,因古代著名义士田横而得名。田横是秦末汉初的一位英雄人物,因反抗汉朝的统治而闻名。因此,“田横客”在历史上特指那些追随田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田横客”常被用来象征反抗权威、坚守信念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或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用来讨论特定的历史**或人物。
“田横客”一词源于田横的历史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那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指向具体的历史人物,而在现代,它更多地被用作一种象征或比喻。
在文化中,田横客代表了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许多历史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讨论个人与权威的关系时。
提到“田横客”,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勇气、牺牲和坚持。这种词汇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敬佩和共鸣,因为它代表了对抗不公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遇到需要坚持原则、对抗不公的情况,可能会用“田横客”来形容那些勇敢站出来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你是那孤独的田横客,手持正义的剑,守护着最后的灯塔。”
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海边悬崖上,面对着汹涌的海浪,这可能是“田横客”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海浪的拍打声和风的呼啸,象征着不屈的斗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概念,如西方的“罗宾汉”或“自由斗士”,它们都代表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
“田横客”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使其在特定语境下非常有力量。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能够提供深刻的见解和情感的共鸣。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3.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