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7:39
“大伯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丈夫的哥哥。在家庭关系中,大伯子是妻子的亲属,属于姻亲关系。
在口语中,大伯子通常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讨论家庭事务或亲戚关系时。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绘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或人物之间的互动。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人类学,大伯子可能被用来分析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
这些同义词在描述家庭关系时可以互换使用,但“大伯子”更侧重于强调与妻子的关系,而“伯父”或“伯伯”可能更常用于直接称呼。
“大伯子”一词源自汉语,其结构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大伯子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家族事务和决策中。他的地位可能仅次于父亲,对家庭成员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大伯子可能唤起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联想。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也代表着权威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大伯子是一个经常在家庭聚会中提及的人物,他的存在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伯子”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家族的传统和连续性:
大伯子的话语,如古老的钟声, 在家族的长廊中回响, 传承着智慧与爱, 跨越时间的河流。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场景,大伯子坐在主位,周围是欢声笑语的家人。这个场景可能伴随着温暖的光线和柔和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usband's elder brother”,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这种亲属关系的重视程度和角色可能有所不同。
“大伯子”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家庭关系,也反映了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