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3: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3:18:42
“狂悖无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为狂放、违背常理,且不遵循道德规范。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极端反常,不顾社会伦理和道德约束,表现出一种极端的放纵和无序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狂悖无道”常用来形容反面角色或描写混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批评某人的极端行为或决策。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些行为模式或社会现象。
“狂悖无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狂”指疯狂、放纵,“悖”指违背、不合常理,“无道”则指不遵循道德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被高度重视,因此“狂悖无道”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用于批评那些严重违背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负面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混乱、无序和道德沦丧的场景,影响了我对某些行为和决策的评价。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的行为被周围人评价为“狂悖无道”,这些行为往往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后果和个人关系的破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狂悖无道的世界里,唯有爱与希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混乱的街头、破碎的窗户和无序的人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抗议声和混乱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ckless and immoral”或“outrageous and unprincipl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负面评价和道德批判是相似的。
“狂悖无道”这个词汇在我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汉语中对极端反常行为的描述,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文化中对道德规范的重视。通过学和应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行为的评价,并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
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
昔桓玄篡逆~,已有此论。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悖】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同本义。
【引证】
《荀子·正名》。注:“违也。”-悖其所辞。 、 《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毋悖于时。 、 《韩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组词】
悖言、 悖暴、 并行不悖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