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5:22
“伤心疾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内心极度悲伤,以至于头痛欲裂。这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或悔恨到了极点。
在文学作品中,“伤心疾首”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因失去亲人、爱人或遭遇重大打击而感到极度悲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的极度后悔或自责。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极端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伤心疾首”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伤心疾首”常常与孝道、忠诚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形容极端的情感状态,尤其是在面对亲人离世或重大失误时。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失去亲人或爱人的痛苦,以及对过去错误的深深悔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因为亲人的离世而伤心疾首,那段时间他几乎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他的情感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伤心疾首泪满襟,
忆往昔欢笑,如今只剩空悲吟。
在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幅描绘悲伤场景的画作,画面中的人物面容憔悴,泪水满面。在听觉上,我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传达出深沉的哀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broken”或“devastated”,但这些词汇没有“伤心疾首”那种强烈的身体痛苦感。
“伤心疾首”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极端的悲痛和悔恨,它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并在文学创作中增添深度。
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
4.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