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34:52
暖帽: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来保暖的帽子,通常在寒冷的天气中佩戴,以保护头部免受寒冷侵袭。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暖帽可能被用来象征温暖、关怀或保护。例如,一个角色在寒冷的冬夜戴上暖帽,可能象征着家人对他的关爱。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暖帽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保暖用品的提及,没有太多深层的象征意义。
专业领域:在服装设计或纺织品领域,暖帽可能被详细讨论其材质、设计和技术,以确保最佳的保暖效果。
同义词:棉帽、毛帽、保暖帽
反义词:凉帽(夏季使用的帽子,用于防晒)
词源:暖帽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暖”字表示温暖,“帽”字表示帽子。
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暖帽的材质和设计不断改进,从最初的毛线编织到现代的高科技保暖材料。
在某些文化中,暖帽可能与特定的节日或传统活动相关联,如圣诞节或冬至,人们会戴上暖帽以庆祝节日的到来。
暖帽通常让人联想到温暖、舒适和安全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的温馨记忆,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在寒冷的冬日,一顶暖帽不仅是保暖的必需品,也是时尚的一部分。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给我织一顶暖帽,那是我童年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在诗歌中,暖帽可以被用来比喻温暖的爱:
你的爱如同一顶暖帽, 在寒冷的冬日里, 给予我无尽的温暖。
视觉:想象一顶手工编织的暖帽,色彩温暖,图案可爱,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
听觉:戴上暖帽,走在雪地上,听到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这是一种冬日特有的宁静和安详。
在不同文化中,暖帽的设计和材质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保暖——是普遍的。例如,北欧的暖帽可能更注重防水和耐用性,而亚洲的暖帽可能更注重轻便和舒适。
暖帽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寒冷季节的保暖用品,也承载了人们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暖帽可以作为一个丰富的象征,用于表达情感和创造性的写作。通过深入学习暖帽这一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1.
【暖】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煗、作暖。-煖,温也。 、 《国语·鲁语上》-海多大风,冬煗。 、 《汉书·系传上》-孔席不煗。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组词】
暖谷、 暖阳阳、 暖景、 暖丝、 暖煦、 暖意、 暖炉、 暖霁
使温暖。
【引证】
李直夫《虎头牌》-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
【组词】
暖心话、 暖耳、 暖酒、 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2.
【帽】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组词】
帽凭、 帽正、 帽襻儿、 礼帽、 帽套、 帽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