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6:56
词汇“周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周浃”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周浃”可能指的是某物完全渗透或覆盖周围的意思。
由于“周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雨水渗透大地,或者某种情感或影响深入人心。
“周浃”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汉语,具体的历史演变需要查阅更详细的古汉语词典或文献。
在古代文学中,“周浃”可能用来形容自然现象或情感的深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观察和表达。
“周浃”可能给人一种温暖、深入的感觉,联想到了春雨滋润大地,或者某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由于“周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周浃,花开满园,心随花舞,梦随风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春雨绵绵的画面,雨水渗透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湿润、温暖的氛围。
由于“周浃”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周浃”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浃】
(形声。从水,夹声。本义:湿透)。
同本义。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流浃背;浃髓沦肌,浃髓沧肤,浃沦肌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