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28:35
“淫邪”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代不正当的性行为或思想,含有贬义。字面意思上,“淫”指过度或不节制的性欲,“邪”则指不正当或邪恶的行为。
“淫邪”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淫”字最早见于《尚书》,“邪”字则在《左传》中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淫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性往往是一个敏感且被压抑的话题,因此“淫邪”这样的词汇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在现代社会,随着性观念的开放,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淫邪”一词通常引发负面情感,如厌恶、鄙视。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道德的行为或人物。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讨论或批评那些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淫邪的夜里,月光也显得黯淡无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场景或不正经的人物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或不和谐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ewd”或“lascivious”,它们在语义上与“淫邪”相近,但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淫邪”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含义。了解这个词的背景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
1.
【淫】
(形声。从水,侌(yín)声。本义:浸淫;浸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注:“随其脉理而浸渍也。”-淫,侵淫随理也。 、 《考工记·匠人》-善防者水淫之。 、 《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
2.
【邪】
(mòyé)。
古同疑问词“耶”。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欺秦邪。 、 《世说新语·自新》-令名不彰邪。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何预我邪。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资治通鉴》-可迎之邪。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此画果真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