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9:08
“了不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通常表示某事物或情况超出了寻常的、预期的范围,具有强烈的正面或负面意义。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出色、卓越,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事非常严重、难以处理。
“了不得”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了”和“不得”组成,表示“不能了”或“无法处理”。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既可以表示正面的卓越,也可以表示负面的严重。
在**文化中,“了不得”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才能或成就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卓越和非凡的推崇。
“了不得”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赞叹或担忧。它能够激发人们对非凡事物的向往和对严重情况的警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年轻学者的演讲,他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真是了不得,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了不得,夜空璀璨无比,每一颗都是梦想的灯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星空图,星辰闪烁,令人惊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其气势磅礴,令人感受到“了不得”的力量。
在英语中,“了不得”可以对应“extraordinary”或“amazing”,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了不得”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表达正面的卓越,也可以表达负面的严重。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