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55
塔夫绸(Taffeta) 是一种光滑、有光泽的织物,通常由丝绸或合成纤维制成。它的特点是质地紧密、手感硬挺,且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塔夫绸因其光泽和质感,常用于制作正式的晚礼服、婚纱和高级时装。
塔夫绸一词源自波斯语“tāftah”,意为“编织”。它在中世纪欧洲开始流行,最初由丝绸制成,后来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也出现了人造塔夫绸。
在西方文化中,塔夫绸常与正式和奢华的场合联系在一起,如婚礼和舞会。在**,塔夫绸也因其光泽和质感而受到喜爱,常用于传统服饰和节日庆典。
塔夫绸给我的情感反应是高贵和优雅。它让我联想到闪亮的晚礼服和华丽的舞会,以及那些精心打扮的瞬间。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正式的晚宴,看到许多女士穿着塔夫绸制成的晚礼服,那种光泽和质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诗歌: 在月光下,她翩翩起舞, 塔夫绸的光泽如星辰闪烁。 每一次转身,都是一幅画, 在夜的帷幕上,绘出她的优雅。
视觉:想象一件深蓝色的塔夫绸晚礼服,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妙的光泽。 听觉:想象在一场正式的舞会上,人们穿着塔夫绸服装,伴随着华尔兹的音乐翩翩起舞。
在不同文化中,塔夫绸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高档织物的地位是相似的。例如,在法语中,塔夫绸被称为“taffetas”,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taffeta”。
塔夫绸作为一种高档织物,不仅在时尚和纺织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和社交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高贵和优雅使其成为许多特殊场合的首选材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塔夫绸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那些奢华和正式的场合。
1.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
【绸】
(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绸,缪也。 、 《广雅》-绸,缠也。 、 《诗·唐风·绸缪》。毛传:“绸缪犹缠绵也。”-绸缪束薪,三星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