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07:37
“[夭桃襛李]”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夭桃”和“襛李”两个词组成。其中,“夭桃”指的是早春时节盛开的桃花,因其娇艳而得名;“襛李”则指的是茂盛的李树,李花同样美丽。整个成语形容的是春天花木繁盛、美丽动人的景象。
在文学作品中,“夭桃襛李”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意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绘画作品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园艺学或植物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特定季节的植物生长状态。
同义词“春暖花开”和“花团锦簇”都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但“夭桃襛李”更具体地描绘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反义词则强调了与春天相反的季节特征。
“夭桃襛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诗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春天被视为新生和希望的象征,因此“夭桃襛李”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样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温暖和花朵的娇艳。它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春天花园的美丽时使用这个成语,或者在写作中用它来增添文采和意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春风拂面,夭桃襛李竞艳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此花开不败。”
想象一幅画面:春风拂过,桃花和李花在枝头轻轻摇曳,蜜蜂在花间忙碌,远处传来鸟儿的歌唱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愉悦。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blossoming cherry and plum trees”来描述类似的景象。
“夭桃襛李”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美感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审美体验。
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宜早合良缘。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3. 【襛】 (衣服)厚。
4.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