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3:58
松皮癣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皮肤上出现的类似松树皮状的癣症。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粗糙、鳞屑状的斑块,类似于松树皮的外观。
在医学专业领域,松皮癣通常指的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如牛皮癣(银屑病),这种病症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增厚。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任何表面粗糙、不平滑的事物。
同义词:牛皮癣、银屑病、鳞屑病 反义词:光滑、细腻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专业性和具体病症的指向性,而反义词则强调了与松皮癣相反的外观特征。
松皮癣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对病症外观的直观描述。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汇被用来特指某些特定的皮肤病。
在中国文化中,皮肤病往往被视为不洁或不幸的象征,因此松皮癣这个词汇可能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带有负面含义。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皮肤病的不适感和同情,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特别护理和治疗的情景。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患有类似病症,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病情,寻求帮助或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松皮癣比喻为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如“生活的表面布满了松皮癣,需要我们用勇气和智慧去抚平。”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皮肤病的真实外观,而音乐则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来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和支持。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病症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背后的医学意义和社会文化影响可能相似。
松皮癣这个词汇在医学领域有着明确的定义,但在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它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医学交流,也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1.
【松】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松,松木也。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小雅·斯干》-如松茂矣。 、 《搜神记·干将莫邪》-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发乱;乱发貌。
【引证】
唐·陆龟蒙《自怜赋》-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3.
【癣】
由真菌(尤其是发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所引起的人类和家畜皮肤、毛发或趾(指)甲的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皮肤有环形脱色斑,覆以疱疹及鳞屑。
【引证】
《山海经》-其中是多豪鱼…可以已白癣。
【组词】
癣疥、 癣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