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9:13
词汇“留放”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语境或专业领域中。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留放”字面意思是指保留或放置某物。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法律领域,可能指的是拘留或释放某人。
“留放”这个词由“留”和“放”两个字组成,其中“留”意味着保留或不移动,“放”则有放置或释放的含义。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留放”可能与保存传统或文化遗产有关,如“这些古老的文物被留放在博物馆中,供后人欣赏。”
“留放”可能让人联想到保存、珍惜或控制的概念。它可能引发对过去回忆的怀念,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将重要物品留放起来的经历,如保存家庭照片、信件等,以保留家族的历史和记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留放”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如“岁月留放,记忆如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装满旧物的盒子,或是监狱的铁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锁门的声音或是时间的流逝。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可以通过其他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keep”和“release”。
“留放”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