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9:36
玉蜀黍(yù shǔ shǔ),又称玉米,是一种重要的谷物,属于禾本科植物。它的籽粒通常呈黄色、白色或混合色,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蜀黍一词源自汉语,其中“玉”可能指其籽粒的色泽,“蜀黍”则是古代对这种作物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成为了更常用的名称,而“玉蜀黍”则更多保留在书面语或特定方言中。
在许多农业社会中,玉蜀黍是重要的粮食来源,与当地的文化和饮食习惯紧密相关。例如,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玉蜀黍具有神圣的地位,被视为生命和繁荣的象征。
玉蜀黍常常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丰收的喜悦和农村生活的宁静。它也可能唤起对传统农业和食物来源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玉蜀黍可能与童年记忆中的家庭农场、学校郊游或特定的节日传统相关联。
在诗歌中,玉蜀黍可以被描绘为大地的黄金,象征着自然的慷慨和人类的勤劳:
金黄的玉蜀黍,
在阳光下闪耀,
如同大地的黄金,
滋养着世代的人们。
玉蜀黍的图片可能展示出一片片金黄的田野,而与之相关的声音可能是收割机的轰鸣或风吹过玉米田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玉蜀黍的称呼各异。例如,在西班牙语中称为“maíz”,在法语中称为“maïs”,在英语中称为“corn”。这些词汇反映了玉蜀黍在全球范围内的种植和消费。
玉蜀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茭】
(形声。从草,交声。本义:蔬类植物)。
喂牲口的干草。
【引证】
《说文》-茭,干刍。 、 《书·费誓》-峙乃刍茭。 、 《史记·河渠书》-民茭牧其中耳。
【组词】
茭牧、 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