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25
词汇“牵俗”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牵”和“俗”两个字的含义来推测“牵俗”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牵”字通常有牵引、牵连、牵制的意思,而“俗”字则指普通、世俗、通俗的事物。结合起来,“牵俗”可能指的是被世俗所牵制或影响,即受到普通社会习俗或观念的束缚。
在文学作品中,“牵俗”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受到世俗观念的限制,无法自由发展或表达真实的自我。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可能会用来批评某人过于受传统或社会期望的影响。
由于“牵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牵”和“俗”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被世俗所牵制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牵俗”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遵循传统或社会规范,而忽视个人创新和自由表达的行为。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被束缚、无法自由表达的压抑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或情况,他们过于受社会习俗的影响,无法做出真正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这时,我们可以用“牵俗”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牵俗的世界里,
我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
让心灵飞翔,
不受世俗的牵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无形的绳索束缚,这些绳索象征着社会习俗和传统观念。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旋律沉重的音乐,来表达被束缚的情感。
由于“牵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但可以比较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文中的“bound by convention”或“constrained by tradition”。
通过对“牵俗”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一种被社会习俗束缚的状态,提醒我们在追求自由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