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2:16
搓手 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双手相互摩擦手掌的动作。这个动作通常是为了取暖或者在紧张、焦虑、期待等情绪状态下的一种无意识行为。
搓手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搓”和“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搓”字已有摩擦之意,而“手”则指人体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搓手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不同的文化中,搓手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搓手有时被视为贪婪或狡猾的象征,而在东方文化中,它更多地与紧张或期待的情绪相关。
搓手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或期待。它让我联想到等待重要消息或面对未知情况时的不安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时频繁搓手,这种行为反映了我的焦虑和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搓手”:
冬日的寒风中,他搓手取暖,
心中的火焰,比手更热。
搓手的动作可以通过视觉联想来表现,如双手摩擦的画面。听觉上,可以想象搓手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
在不同语言中,搓手的动作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rubbing hands together”。然而,其象征意义可能因文化而异。
通过深入学习“搓手”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描述一个简单动作的词汇,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些细微差别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搓】
(形声。从手,差声。本义:两掌互相摩擦)。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搓,手搓碎也。 、 《康熙字典》-搓,搓挪也。
【组词】
搓手;搓手顿足、 搓熟的汤团、 搓草绳;搓挪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