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7:40
搓手跺脚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双手互相摩擦,同时用脚跺地。基本含义通常表示一个人因为寒冷、焦虑、不耐烦或期待某事而做出的动作。
搓手跺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动作本身,没有复杂的词源或演变过程。
在文化中,搓手跺脚常与寒冷的冬季或紧张的等待场景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生理反应和对的心理预期。
搓手跺脚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焦虑和期待。联想上,它让我想到寒冷的冬日和紧张的等待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寒冷的冬日看到过路人搓手跺脚取暖,或在等待重要消息时看到朋友做出这个动作,表达他们的紧张和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寒风中,他搓手跺脚,
心中的火焰,比冬日更冷。
期待的光芒,在眼底闪烁,
每一跺脚,都是对温暖的渴望。
搓手跺脚的视觉联想是寒冷的冬日和紧张的等待场景。听觉上,跺脚的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急促的节奏或不安的心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amping feet and rubbing hands",其使用和含义与中文中的搓手跺脚相似。
搓手跺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物的情绪和环境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搓】
(形声。从手,差声。本义:两掌互相摩擦)。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搓,手搓碎也。 、 《康熙字典》-搓,搓挪也。
【组词】
搓手;搓手顿足、 搓熟的汤团、 搓草绳;搓挪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跺】
顿足,用脚猛力踏地
【组词】
跺脚、 跺蹬、 跺泥、 跺打
4.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