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6:37
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
1.
【钲】
古代乐器名。形如钤,有柄可执,行军时用。
【引证】
《说文》-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 、 《广雅·释器》-钲,铃也。 、 《东京赋》-司铎授钲。 、 《诗·小雅·采芑》-方叔率止,钲人伐鼓。
【组词】
钲鼓、 钲歌、 钲人、
钟身正面的上部。
【引证】
《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程瑶田云:‘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谓之钲。’”-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