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1:35
“并处”是一个法律术语,字面意思是同时处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处罚。在法律语境中,它指的是对某一违法行为同时施加多个法律制裁,如罚款、监禁或其他形式的惩罚。
“并处”源自汉语,由“并”(同时)和“处”(处理、处罚)组成。在古代法律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个词在现代法律中继续被广泛使用。
在**法律文化中,“并处”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强调对违法行为的多重制裁,以达到更好的惩戒效果。
“并处”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严肃和严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法律的权威和不可侵犯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法律问题或观看法律相关节目时,可能会接触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法律之剑高悬,并处之罚,警示世人,勿触红线。”
结合法律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处”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current sentences”或“multiple punishments”,体现了不同语言在表达法律概念时的差异。
“并处”作为一个法律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法律学*和理解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认识到法律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以及对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