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0:14
“姨太太”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人的父亲的兄弟的妻子,即叔父的妻子。在传统家庭结构中,她通常是家族中的一位长辈,扮演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桥梁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姨太太”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特定的家庭角色,有时带有一定的权威或影响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日常交流,描述家庭成员关系。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
同义词:婶婶、伯母 反义词:侄子、侄女(姨太太的晚辈)
“姨太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姨”指的是母亲的姐妹,“太太”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特指叔父的妻子。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关系非常重要,姨太太作为家族中的一员,她的角色和地位往往受到尊重。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提到“姨太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长辈的智慧和家庭的传统价值观。这个词汇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姨太太可能是一个提供支持和指导的重要人物。例如,在家庭决策中,她可能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诗歌中,可以将“姨太太”描绘成一个智慧和慈爱的象征,如: “姨太太的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姨太太坐在中间,周围是欢笑的家人。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aunt”可以指代多种亲属关系中的女性长辈,但没有直接对应“姨太太”的词汇。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特定的家庭关系。
“姨太太”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家庭角色,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姨】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 、 《尔雅》-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 《左传·庄公十年》-蔡哀侯曰吾姨也。 、 《诗·卫风·硕人》。毛传:“妻之姊妹曰姨。”-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 晋·潘安《寡妇赋》-其妻又吾姨也。
【组词】
姨夫
2.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3.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