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6:04
“哝哝唧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说话声音低沉、细碎、不清晰,有时也用来形容人说话啰嗦、没完没了。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说话者可能缺乏条理或表达不清。
在文学作品中,“哝哝唧唧”常用来描绘那些不愿或不敢大声表达自己观点的人物,如胆小怕事的人或内心矛盾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说话啰嗦,让人感到厌烦。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除非是在描述特定的语音特征或沟通障碍。
同义词“嘀嘀咕咕”和“嘟嘟囔囔”同样形容说话声音小且不清晰,但“嘀嘀咕咕”更偏向于私下小声说话,而“嘟嘟囔囔”则可能带有一点抱怨的意味。反义词“清晰明了”和“铿锵有力”则分别强调说话的清晰度和力度。
“哝哝唧唧”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模拟声音的拟声词演变而来。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更多是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中国文化中,清晰有力的表达被认为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哝哝唧唧”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被视为不成熟或不自信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说话方式可能会影响他人对说话者的印象。
“哝哝唧唧”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不耐烦或厌烦,因为它暗示了沟通的不顺畅和效率低下。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在公共场合小声说话、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总是哝哝唧唧说话的人,我可能会尝试引导他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提高沟通的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哝哝唧唧”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如:“夜幕低垂,星光哝哝唧唧,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模糊的影像或朦胧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细碎的雨声或远处微弱的谈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mbling”或“muttering”,形容说话声音低且不清楚。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说话者可能缺乏自信或不愿意清晰表达。
“哝哝唧唧”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用来形容说话声音低沉、细碎,通常带有贬义。它在文学和口语中都有应用,但在专业领域较少见。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沟通的清晰度和效率。
1.
【哝】
话多而不得要点。
【引证】
《玉篇》-哝,多言不中也。
味道浓厚。
【引证】
《吕氏春秋》-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
2.
【哝】
话多而不得要点。
【引证】
《玉篇》-哝,多言不中也。
味道浓厚。
【引证】
《吕氏春秋》-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
3.
【唧】
(形声。从口,即声。本义:象声词。唧唧:杂乱细碎的声音;秋虫鸣声) 同本义
【组词】
唧唧哝哝、 唧唧咕咕、 唧唧啾啾
突然有力的喷射出
【组词】
4.
【唧】
(形声。从口,即声。本义:象声词。唧唧:杂乱细碎的声音;秋虫鸣声) 同本义
【组词】
唧唧哝哝、 唧唧咕咕、 唧唧啾啾
突然有力的喷射出
【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