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16
“交年节”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传统节日中,旧年与新年交替的时期,特别是在农历年末和年初的庆祝活动。这个词汇强调了时间的转换和节日的庆祝。
在文学中,“交年节”可能被用来描绘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如家庭团聚、放鞭炮、吃年夜饭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简单地指代春节或除夕夜。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历史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研究特定时期的社会*俗和文化传统。
“交年节”一词源于汉语,强调了年份的交替。在*古代,人们通过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些俗逐渐形成了“交年节”的概念。
在**文化中,“交年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社会背景中,这个节日也是人们放松、庆祝和反思过去一年的时刻。
提到“交年节”,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热闹的鞭炮声和丰盛的年夜饭。这个词汇带给我一种温暖和期待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每年交年节都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我们一起准备食物、打扫房屋,享受这个特别的节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交年节”:
交年节至,灯火辉煌,
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鞭炮声声,辞旧迎新,
团圆饭桌,情深意长。
想象一幅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窗外是绚烂的烟花和鞭炮声。这幅画面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交年节”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的圣诞节和新年,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和家庭团聚的传统。虽然具体*俗不同,但都强调了时间的转换和家庭的团聚。
“交年节”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意义的节日。它提醒我珍惜与家人的时光,并期待新的一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和理解**文化。
1.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