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13
洞达(dòng d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透彻地理解或深刻地领悟某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它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在文学作品中,“洞达”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或对复杂情况的深刻理解。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的洞察力或理解力。在专业领域,如哲学、心理学或管理学中,“洞达”可能被用来描述对理论或实践问题的深刻把握。
同义词:洞察(dòng chá)、透彻(tòu chè)、深刻(shēn kè) 反义词:肤浅(fū qiǎn)、表面(biǎo miàn)、无知(wú zhī)
“洞达”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洞”意为洞悉、透彻,“达”意为达到、通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事物深刻理解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洞达”常与智慧、学识和修养联系在一起,是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一种品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深刻见解的人。
“洞达”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深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和清晰思维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对市场趋势洞达的同事,他的见解总是能够帮助团队避免风险,抓住机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洞达”:
星辰洞达夜空深,
智慧之光照古今。
人间万象皆透彻,
心海无涯任遨游。
视觉上,“洞达”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星空或深海,象征着无限的探索和理解。听觉上,它可能与深沉的低音或悠扬的旋律相关,传达出一种深邃和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与“洞达”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sight”或“profound understanding”,它们都强调对事物深刻而透彻的理解。
“洞达”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在描述深刻见解时更加准确和有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洞达”这个词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
1.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