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56:58
词汇“气食全牛”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人的技艺或能力非常高超,以至于能够轻松地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气食全牛”字面意思是“用气就能吃掉整头牛”,比喻技艺高超,能够轻松解决复杂或困难的问题。
“气食全牛”源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讲述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时动作流畅,技艺高超,以至于观者感觉他是在用气而非刀解牛。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技艺高超。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技艺和能力的极高评价,也反映了人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赞叹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能力,能够激发人们对卓越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烹饪比赛中听到评委用“气食全牛”来形容一位选手的烹饪技艺,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魅力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下生花,文字如气食全牛,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想象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在厨房中轻松自如地处理食材,动作流畅,仿佛是在用气而非手在操作,这样的画面和动作的声音都能让人联想到“气食全牛”。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mastery of the craft”或“expertise beyond compare”也能传达类似的意思。
“气食全牛”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高超技艺的赞美,也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对某人技艺的极高评价。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佳作~,自堪压卷。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3.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4.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