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5:41
殒亡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殒”和“亡”两个字组成。其中,“殒”字意为死亡、消逝,而“亡”字同样表示死亡。因此,“殒亡”字面意思是指生命的终结或死亡。
在文学作品中,“殒亡”常用来描述英雄或重要人物的死亡,赋予其一种庄严和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通常被更通俗的词汇如“去世”、“死亡”所替代。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律文件中,可能会使用“殒亡”来正式记录某人的死亡。
这些同义词在语气和正式程度上有所不同,“殒亡”较为正式和庄重,而“去世”则更为日常和温和。
“殒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诗词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死亡是一个敏感且庄重的话题。使用“殒亡”这样的词汇,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在某些传统或正式的场合,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体现出对死亡的严肃态度。
“殒亡”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转,以及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需要表达对某位重要人物的去世,使用“殒亡”可以传达出更深的敬意和哀思。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殒亡”来增强语言的韵律和意境,如:
星辰殒亡于夜空,留下永恒的哀愁。
结合视觉元素,如描绘夜晚星辰坠落的画面,可以增强“殒亡”的意象。听觉上,可以选择悲伤的音乐来配合这个词汇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mise”或“passing”,它们在语气和正式程度上与“殒亡”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殒亡”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庄重感的词汇,适合在需要表达对逝者深切哀悼和尊重的场合使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歺(è),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 、 《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 、 《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未尝殒于城中。
【组词】
殒亡、 殒骨、 殒没、 殒逝、 殒谢
2.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