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0: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8:09
反贪:字面意思是指反对贪污行为,即反对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不正当财产获取行为。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法律、政策、教育等手段来预防和打击贪污腐败现象,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廉洁。
“反贪”一词在**古代已有类似概念,如“清官”、“廉吏”等,但现代意义上的“反贪”更多是随着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反贪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包括预防、打击、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反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与共产党和**政府的廉洁自律要求紧密相关。反贪斗争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反贪”一词通常带有一种正义感和责任感,让人联想到清廉的官员、公正的司法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它激发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对腐败的憎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媒体报道、社交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反贪的案例和进展,这些信息会影响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认知和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将“反贪”作为主题,表达对廉洁社会的向往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例如:
清风拂面来,反贪正气扬。 廉洁心中驻,腐败无处藏。
在视觉上,“反贪”可能让人联想到正义的象征,如天平、盾牌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法庭审判声、正义的宣言等。
在不同文化中,“反贪”可能有不同的表达和侧重点。例如,在西方国家,反贪可能更侧重于法律制度和个人权利的保护;而在东方国家,反贪可能更侧重于道德教育和集体利益。
“反贪”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法律和政治,也关乎道德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反贪”一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廉洁。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贪】
(形声。从贝,今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贪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贪,欲物也。 、 《方言一》-晋、魏河内之比,谓惏曰残。楚谓之贪。 、 《墨子·非儒下》-贪于饮食,惰于作务。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贪货弃命。 、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 《韩非子·十过》-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
【组词】
贪赃、 贪便宜;贪得无厌;贪冒、 贪鄙、 贪汙、 贪墨、 贪夫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