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3:33
词汇“乐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乐仪”的分析:
“乐仪”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音乐的仪式”或“音乐的礼仪”。其中,“乐”指的是音乐,“仪”则指的是仪式或礼仪。结合起来,它可能指的是一种与音乐相关的正式或仪式性的活动。
由于“乐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古老的音乐仪式,而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礼仪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音乐礼仪。
“乐仪”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音乐和礼仪文化有关。在古代,音乐和礼仪是紧密相连的,许多仪式都伴随着特定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具体的词汇所取代。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礼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乐仪”可能与古代的宫廷文化、仪式等有关。
“乐仪”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庄重、神圣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音乐和仪式的结合。这种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音乐或**仪式。
由于“乐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乐仪”用来描述一种古老的音乐仪式,如:
在古老的宫廷中,乐仪缓缓展开,
琴声悠扬,穿越时空的尘埃。
“乐仪”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音乐表演,伴随着古典乐器如古筝、笛子的声音,以及宫廷服饰和仪式的视觉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西方的“musical ceremony”或“musical ritual”,它们都指的是与音乐相关的仪式性活动。
“乐仪”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音乐和礼仪文化的结合。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仍然是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