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8:29
居不择邻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居住时不选择邻居”,其基本含义是指在选择居住地时,不特别挑选邻居的品质或环境,强调的是随遇而安、不挑剔的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随和、不计较的性格。
在文学作品中,居不择邻 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随和、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某人随和性格的赞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人的社交行为和环境适应性。
居不择邻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随和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居不择邻 反映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即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不刻意追求完美,而是接受和适应现有的环境。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平和、宽容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不计较、容易相处的人,这种性格在社交中往往能够带来和谐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一些居不择邻的朋友,他们无论搬到哪里都能很快融入新环境,与邻居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居不择邻心自宽,随遇而安乐无边。”
想象一个宁静的社区,人们和睦相处,没有争吵和纷争,这种画面和和谐的背景音乐可以很好地体现居不择邻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and let live”,意思相近,都强调不干涉他人,各自安好。
居不择邻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随和、不挑剔的性格特质尤为可贵,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1.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4.
【邻】
(形声。从邑,粦(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引证】
《说文》-邻,五家为邻。 、 《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陈造《泊慈湖北岸》-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组词】
邻伍、 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