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4:19
词汇“欺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欺”和“殆”。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欺殆”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欺殆”可以理解为通过欺骗手段使他人处于危险或不安全的状态。
由于“欺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找到一些使用“欺殆”的例子,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很少出现。
由于“欺殆”不常用,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在强调诚信和公平的社会文化中,“欺殆”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受到谴责。
提到“欺殆”,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不诚实、背叛和危险,产生负面情感。
由于“欺殆”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使用该词的情况。
在创作中,可以将“欺殆”用于描述复杂的角色或情节,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由于“欺殆”带有负面含义,可能会联想到阴暗的画面或紧张的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欺殆”的词汇,但类似的欺骗和危险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
“欺殆”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对诚信和安全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
1.
【欺】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欺,诈欺也。 、 《贾子道术》-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 、 《京房易传》-禄不遂行兹谓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
2.
【殆】
(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殆,危也。 、 《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 、 《书·秦誓》。传:“危殆。”-亦曰殆哉。 、 《左传·昭公四年》。注:“危也。”-晋有三不殆。 、 《荀子·议兵》。注:“谓危亡也。”-兵殆于垂沙。 、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 《韩非子·扬权》-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 、 《韩非子·忠孝》-此二者,殆物也。
【组词】
殆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