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10:26
属国:指在历史上或现代政治关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依附于另一个更强大的国家,通常在主权上有所限制,接受其保护或统治。
属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扩展到国际关系中,指代那些在政治上依附于其他国家的国家。
在**历史上,属国的概念与封建制度紧密相关,如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国即为属国。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属国的概念更多地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相关联。
属国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被动、依附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屈辱和现代的独立斗争。
在个人经历中,属国的概念可能与个人在团队或组织中的角色有关,如一个人在团队中可能因为依赖他人而感到自己像一个“属国”。
在诗歌中,可以将属国比喻为迷失的灵魂,寻找着归宿:
在茫茫人海中,我如属国般漂泊, 寻找着那片能让我安息的土地。
属国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城堡、沉重的历史书籍,或是悲壮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哀歌。
在英语中,属国可以对应为“vassal state”或“dependent state”,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体现了国家间的依附关系。
属国这一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也能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提供丰富的比喻和联想。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和个人在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复杂关系。
1.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