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4:05
屯粮积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储存粮食和草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为未来的困难或战争做准备,确保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在文学作品中,屯粮积草 常用于描述古代战争前的准备工作,强调战略储备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或挑战做准备。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军事战略中,这个词汇同样适用。
同义词:储备物资、备荒、备战、积谷防饥 反义词:挥霍无度、浪费资源
屯粮积草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军事和农业实践。在古代,战争频繁,粮食和草料是维持军队和牲畜生存的关键。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物资储备的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屯粮积草 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未雨绸缪。这种思想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粮食的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准备充分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粮仓和草堆,以及那些为国家和家庭安全而努力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社区在自然灾害来临前屯粮积草,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这种集体的准备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屯粮积草备荒年, 风雨无阻心不偏。 古道热肠传千古, 人间正道是沧桑。
想象一下古代的粮仓,堆满了金黄的谷物,周围是茂密的草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安全和富足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ock up on supplies" 或 "prepare for the worst",但这些表达没有 屯粮积草 那样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屯粮积草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物资储备策略,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1.
【屯】
艰难;困顿。
【引证】
《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 、 《易·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 、 《易·杂卦》-屯见而不失其居。 、 《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 唐·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组词】
屯穷、 屯邅、 屯蹇、 屯謇、 屯蹶
吝惜。
【引证】
《易·屯》-屯其膏。
【组词】
屯膏
2.
【粮】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糧,谷食也。
3.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
4.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