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23
括弧(kuòhú)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用于标示或包含文字内容的符号,通常成对出现,如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插入补充信息、解释说明或标记特定内容。
括弧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其形状和功能。在古代文献中,括弧的形式和使用逐渐标准化,成为现代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括弧的使用习惯和形式有所不同。例如,中文习惯使用全角括号,而英文多使用半角括号。
括弧通常给人以补充、辅助的印象,有时也用于表达不确定性或临时性的信息。
在撰写报告或论文时,我经常使用括弧来添加额外的解释或引用来源,使内容更加清晰和严谨。
在诗歌中,括弧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对话或内心的独白效果:
春风拂面(她轻声说), 花儿绽放(他微笑着)。
括弧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封闭和包含,类似于一个保护性的外壳。在视觉设计中,括弧的形状也常被用于分组和强调。
在英语中,括弧的使用更为灵活,常用于插入幽默或非正式的评论。而在中文中,括弧的使用更为正式,多用于补充说明。
括弧是语言表达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传达信息,还增加了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理解和掌握括弧的正确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弧】
(形声。从弓,瓜声。本义:木弓)。
同本义;泛指弓。
【引证】
《说文》-弧,木弓也。 、 《易·系传》-弦木为弧。 、 《国语·郑语》-檿弧箕服。 、 《汉书·韩安国传》-弧弓夭猎。
【组词】
弧弓、 孤矢、 孤室、 弧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