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9:10
中计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落入别人的计谋或陷阱中”。它通常指的是某人被他人的策略、诡计或计划所欺骗,从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或决策。
在不同的语境中,“中计”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中计”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中“中”字有“落入”或“遭受”的意思,“计”字则指“计谋”或“策略”。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中计”常常与智慧和策略相关联。在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中,英雄人物往往能够识破敌人的计谋,避免中计。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智慧和警惕的重要性。
“中计”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意味着被欺骗和失败。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尴尬、失望和挫败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带有幽默和轻松的意味,尤其是在自嘲的语境中。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被朋友的玩笑骗了,大家都笑我中计了。虽然当时有些尴尬,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有趣的回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中计”:
夜幕低垂,星光闪烁,
他步入陷阱,中计而不自知。
智慧之光,何时能照亮,
那迷雾中的真相,不再被欺骗。
在视觉上,“中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角色陷入陷阱或迷宫的画面。在听觉上,它可能会让人想起紧张或悬疑的音乐,增强被欺骗的氛围。
在英语中,“中计”可以对应为“fall for a trick”或“be fooled”。不同文化中,对于被欺骗的描述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通过对“中计”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被欺骗的词汇,也反映了智慧和警惕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