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01:54
“卖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出售或转让某物,特别是指将物品或权利转让给他人以换取金钱或其他形式的补偿。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卖渡”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商业交易或财产转让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卖”或“转让”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房地产交易中,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财产的转让。
“卖渡”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卖”表示出售,“渡”在某些古文中可以表示转让或过渡。随着语言的发展,“卖渡”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简洁的词汇如“卖”或“转让”所替代。
在**古代社会,财产的转让和交易是常见的行为,因此“卖渡”这样的词汇在古文中频繁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简化,这个词汇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卖渡”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正式和古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商业交易和财产转让。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过时或专业的感觉。
在现代生活中,“卖渡”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文或研究历史时可能会遇到。例如,在研究古代商业法律文献时,可能会看到这个词汇的使用。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利用“卖渡”这个词汇的古老和正式感,来营造一种历史或神秘的氛围。例如:
在古老的市集上,他卖渡了最后的家传宝剑,换取了一袋金币和一段未知的旅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市集的场景,人们在进行各种交易,其中包括“卖渡”行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市集的喧嚣声和交易时的讨价还价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类似的交易行为可以用“sell”或“transfer”来表达,但没有一个直接对应“卖渡”的词汇。
“卖渡”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必频繁使用这个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渡】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渡,济也。 、 《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度江河,亡维楫。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然后渡扬子江。
【组词】
渡仔、 渡杯、 渡客、 夜渡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