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31
征战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进行战争或军事行动,通常涉及军队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移动和战斗。这个词汇强调了战争的持续性和广泛性,可能涉及多个战场和长时间的战斗。
征战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征战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征”意味着远行或征召,“战”意味着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描述军事行动,特别是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在文化中,征战 常常与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关羽,都是通过征战来展现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征战**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
征战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激动,因为它涉及到冲突和挑战。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硝烟和勇士的英姿,激发人们对历史和英雄的敬畏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征战 可以比喻性地用来描述某人在职业或个人生活中的努力和挑战。例如,一个企业家可能会说他在商场上“征战多年”,强调他的经验和奋斗。
在诗歌中,征战 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史诗般的氛围:
铁马金戈,征战四方, 英雄血洒,江山如画。
征战 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代战场的画面,如士兵列队、战旗飘扬。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战鼓声、号角声和士兵的呐喊声。
在英语中,征战 可以对应为“campaign”或“expedition”,这些词汇在描述军事行动时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征战 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军事行动,也象征着勇气、智慧和民族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