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0:12
“各有千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特色。基本含义是指不同的人或事物各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价值,不可简单比较或评断优劣。
在文学作品中,“各有千秋”常用于描述人物或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调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评价不同的人或事物,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应轻易比较。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教育等,这个成语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
同义词“各有所长”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而“各有千秋”更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美。反义词“千篇一律”和“一成不变”则表示缺乏变化和多样性。
“各有千秋”源自**古代文学,最初用于描述人物或事物的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
在**文化中,“各有千秋”强调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独特性,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尊重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包容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它鼓励人们欣赏和尊重差异,促进理解和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各有千秋”来评价不同的人或事物,尤其是在面对多样性和差异时,这个成语帮助我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各有千秋,花开花落,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 尊重差异,和谐共存, 心灵之花,绽放无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中展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美。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融合多种音乐风格的曲子,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ch has its own merits”或“Each has its unique charm”,强调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魅力。
“各有千秋”这个成语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人们尊重和欣赏差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促进理解和和谐。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成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中国抒情诗与叙事诗一向同样地发展,~的呵。
传说彭祖是颛顼的第二代孙子,彭祖的父亲陆终娶了鬼方氏的女儿女贵。女贵怀孕三年,从腋窝生下6个儿子。彭祖是其中之一,姓坚名铿,传说他活了800多岁。传说中的寿星活了1000多岁,有歇后语“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1.
【各】
每个,各自。
【引证】
《书·汤浩》-各守尔典。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
【组词】
各有所长;各个;各自;各众、 各行其志
皆。
【引证】
《书·盘庚下》-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 《春秋繁露》-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2. 【有】
3.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4.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