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00:11
功课 一词在中文中的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需要完成的作业、学任务或复内容。它涵盖了阅读、写作、练题、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学活动。
“功课”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功”和“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功”指成就或努力,“课”指课程或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功课”,指代学生的学*任务。
在*文化中,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功课”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学的一部分,也是家长和教师评估学生学*进度的重要依据。
对于学生来说,“功课”可能带来压力和负担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意味着额外的努力和时间投入。然而,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它可能是评估学生学*成果的重要工具。
在我的学生时代,完成功课是每天必须面对的任务。有时候,我会因为功课太多而感到压力,但完成后的成就感也是无法替代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功课”:
书页间,功课如山, 笔尖下,智慧如泉。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 功课完成,心安如愿。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学生们埋头于书本和笔记之间,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这是“功课”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功课”可以对应为“homework”或“assignments”。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功课”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功课”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也是评估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功课”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
1.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2.
【课】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引证】
《说文》-课,试也。 、 《韩非子·定法》-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 《管子·七发》-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 苏洵《上皇帝书》-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组词】
课其事业;课试、 课绩